一、被告需要举证吗
民事诉讼里,通常是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,原告要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。不过特定情况下,被告得担起举证责任,像环境污染侵权纠纷、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诉讼。
刑事诉讼一般由公诉机关负责证明被告人有罪,被告不用自证无罪。但像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,被告就得证明自己财产来源合法。
二、被告举证有哪些具体规则和要求
在民事诉讼中,被告举证遵循以下规则和要求:
举证期限: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,被告应在该期限内完成举证。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并经法院准许的,按约定执行。若被告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有困难,可向法院申请延长。
证据形式:证据需符合法定形式,如书证应提交原件,物证应提交原物;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,可提交复制品、照片、副本、节录本等。
证据关联性:所举证据要与案件待证事实具有关联性,能够对证明自己的主张起到作用。
证据合法性:证据的收集方法和程序要合法,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,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。
逾期举证后果:若被告逾期举证,法院可能不采纳该证据,或采纳但予以训诫、罚款。
三、被告举证的范围和方式是怎样的
在民事诉讼中,被告举证遵循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原则,要对自己提出的反驳原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。若被告主张合同未成立,就要举证证明双方未达成合意等。
在行政诉讼里,被告通常需对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,要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。
举证方式包括提供书证、物证、视听资料、电子数据、证人证言、鉴定意见、勘验笔录等。被告应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,若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举证,可申请延期。逾期举证,可能承担不利后果,如证据不被采纳等。
当探讨被告需要举证吗这个问题时,我们知道在很多情况下被告是有举证权利和义务的。除了这个核心问题,与之紧密相关的是举证的范围和期限。被告举证并非毫无边界,要围绕案件争议焦点等进行,比如在合同纠纷中,被告若主张原告违约,就需提供相关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。同时,法律对举